微信的小程序部門被邊緣化是遲早的事,因為做產(chǎn)品,永遠不能脫離使用場景。小程序電商如此,小程序游戲亦如此。
■文/倪叔,科技商業(yè)觀察者
在2018年的微信公開課上,“微信之父”張小龍關(guān)于微信的內(nèi)容,一口氣講了68分鐘。有人統(tǒng)計,張小龍一共講了11 783字,其中關(guān)于小程序的部分有2 811字,但提及電商的只有一句話:有些人說小程序是不是專門為電商準備的?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68分鐘的演講之中,只占有一句話,內(nèi)容還是辟謠,顯然小程序電商在經(jīng)過2017年一整年的鼓吹后,依然乏善可陳。隨著此次在微信公開課上大出風頭的“跳一跳”小游戲所指向的游戲戰(zhàn)略興起,說明小程序電商并沒被給予太多想象。此前早有征兆——2018年1月,騰訊宣布由京東聯(lián)合美麗說集團組建合資公司來運營微信商城,此布局說明了騰訊在電商戰(zhàn)略上的打法日益集中化。這和小程序電商原本計劃通過微信開放平臺,形成去中心化電商集群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馳。
不難預見在2018年,小程序電商從戰(zhàn)略上被邊緣化已是大概率事件,這個曾經(jīng)所謂的風口已經(jīng)悄無聲息地過去了。
大家之所以一直看好小程序電商,無外乎兩點:一是看中微信這個中國最大的流量平臺;二是目前小程序在微信流量體系內(nèi)享有一定的政策“特權(quán)”。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兩點優(yōu)勢似乎有些“尷尬”。
首先,小程序電商并沒有為商家?guī)黻P(guān)鍵性的流量。如果商戶原本就沒有流量,那么做了小程序電商以后,依然沒有流量。而如果沒有流量,對于商戶來說小程序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價值。沒有任何數(shù)據(jù)可以證明小程序的體驗會比微信H5更好,也沒有任何數(shù)據(jù)可以證明用小程序?qū)з彽霓D(zhuǎn)化率能比微信H5更高。此前小程序電商之所以還有幾分熱度,除微信官方推動外,核心在于大量在淘寶、天貓、京東越來越難以獲取流量的商家,期望通過小程序來分享微信流量。把小程序看作流量入口,這顯然是與微信官方早宣之于眾的“用完即走”的小程序定位有著本質(zhì)性矛盾。
其次,相對于規(guī)則清晰、高度監(jiān)管,且動不動就刪文封號的公眾號體系,小程序體系的確尺度寬松得多。如拿到了騰訊投資的拼多多就可以通過誘導分享的方式,利用社交關(guān)系快速獲取用戶。但縱使坐擁眾多用戶資源,回訪率卻極其低下,而小程序又不給予商戶用戶召回功能,并且禁止小程序用戶向公眾號方向?qū)Я鳎?ldquo;特權(quán)”優(yōu)勢有些名不副實。
基于公眾號的內(nèi)容電商雖然喊得很響,從實際發(fā)展程度來看目前依然是新媒體廣告的補充。沒有集群效應的頭部大號各自為戰(zhàn),對阿里電商很難構(gòu)成威脅。前有張小龍“微信不會給小程序做中心化的導流入口”的堅持,后有京東、唯品會、拼多多、美麗說等多個中心化電商平臺入場。小程序電商參與者與微信的這場同床異夢已經(jīng)到了該醒的時候。
騰訊或許不理解,為什么這些做電商小程序的商戶們,一個個都像扶不起來的阿斗,一副不給流量就活不了的樣子,但又偏偏在阿里的平臺就甘愿自立更生,自己買流量做生意。這些問題表征看起來是流量的問題,但實際歸根結(jié)底是場景的問題。
阿里作為電商平臺,其購物場景明確而豐富。借助搜索、推薦、導購等系統(tǒng)用戶會分流到商戶身上來,由商戶提供服務,在電商平臺上購物是自然而然的用戶行為,是清晰而主動的消費場景。
而在微信的社交場景中,主題非常多,消費只是其中非常狹小的一環(huán)。用戶缺少喚起電商小程序主動購買商品的需求和場景,而正因為場景的缺失,小程序電商們?nèi)鄙僮匀坏牧髁縼碓?,自然希冀來自微信官方的中心化流量支持?/p>
經(jīng)過一年縫縫補補,小程序已經(jīng)逐漸五臟俱全,功能趨于高度完善,不過大家依舊還是對小程序過于樂觀。做一個大膽的推測:微信的小程序部門被邊緣化是遲早的事,畢竟集團內(nèi)部期望太高,最后只有失望。
做產(chǎn)品,永遠不能脫離使用場景。小程序電商如此,小程序游戲亦如此。
[編輯 蘇冶 E-mail:sjplsuye@163.com]
評論
全部評論(104)
-
最新最熱
行業(yè)資訊 -
訂閱欄目
效率閱讀 -
音頻新聞
通勤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