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數據信息、云計算與移動互聯(lián)網的日益普及和發(fā)展,在給大眾生活帶來更多便利的同時,也催生了“網絡黑產”的興起,如同一枚硬幣的正反面。從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的一年間,我國網民因為垃圾信息、詐騙信息、個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經濟損失,高達915億元。數據顯示,中國“網絡黑產”從業(yè)人員已經超過150萬,市場規(guī)模更是達到千億級別。
打擊“黑產”,也成為互聯(lián)網金融企業(yè)共同的使命和責任。而金融大數據不僅可用于風險防控,更可以作為進攻的利器,從而達到御敵于國門之外的效果。近日,蘇寧金融憑借自主開發(fā)的智能反欺詐“豸角”系統(tǒng),不僅幫用戶挽回了十余萬元的損失,更為警方精準提供線索,將犯罪嫌疑人一網打盡,讓背后“黑手”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身份信息被盜 銀行卡屢遭盜刷
據受害人雷某回憶,1月21日晚,其準備對外轉賬時,發(fā)現自己一張銀行卡的余額顯示不足,但他記得,前一天查詢時,余額顯示還是正常的,而且自己在這一天并未進行任何大額消費及資金轉出。雷某覺得有些不對,又查詢了其他銀行卡,發(fā)現另一張銀行卡也出現相似現象,卡中資金莫名不知去向。
這時,雷某發(fā)現手機竟然莫名的沒有信號,于是趕緊到運營商營業(yè)廳詢問,這才知道自己的手機卡已經被他人補辦,這意味著,他的身份信息已經被別人盜取。而這已經是雷某第二次被人盜取身份信息了。
經過進一步查詢,雷某發(fā)現自己注冊的多個平臺及銀行卡上都已經被人盜刷,心急如焚的他立刻向警方報了案。
智能反欺詐系統(tǒng) 助力警方神速破案
據蘇寧金融安全團隊負責人介紹,當犯罪分子試圖通過蘇寧金融app轉移受害人資金時,已經觸發(fā)了蘇寧金融風控的“防火墻”并給予自動報警,智能風控系統(tǒng)及時對帳戶進行了凍結,防止了受害人損失的進一步擴大。
與此同時,蘇寧金融向重慶警方及時精準推送線索,精確鎖定了盜取用戶身份信息、盜刷交易等相關犯罪證據,一舉抓獲了犯罪嫌疑人,在追回受害人損失的同時,幫助其解決了后顧之憂。警方在調查中還發(fā)現,犯罪嫌疑人還以雷某的名義,向銀行申請了10萬元信用貸款。
在獲知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后,受害人雷某非常激動,“沒想到蘇寧金融安全團隊不僅幫我追回了損失的資金,還將犯罪嫌疑人抓獲,這讓我覺得安心了不少,真是太感謝了!”
警企合作 共鑄防治“銅墻鐵壁”
今年以來,“網絡黑產”被頻頻提及,今年兩會期間、315期間,均是熱議的焦點。不僅政府高度重視,采取多項措施打擊黑產鏈條,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和第三方機構也加入進來,共同鑄造防治“網絡黑產”的“銅墻鐵壁”。
蘇寧金融研發(fā)智能案件分析系統(tǒng),并組建專門線下打擊團隊,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精準鎖定網絡詐騙分子,將線索推送公安機關進行打擊,已經助力警方擊破了多個電信詐騙案件。數據顯示,在2016年,蘇寧金融就與全國22省42市公安機關建立互信合作,全年共核實可疑交易5萬多筆,協(xié)助警方打掉24個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00余人。
“我們將密切配合警方,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積極為警方提供破案線索。”蘇寧金融風控負責人表示。
作為中國五大互聯(lián)網金融集團之一,蘇寧金融成立以來就堅持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截至2016年底,蘇寧金融已經助力警方破獲了多起特大電信詐騙案,成功打掉犯罪團伙24個,抓獲上百名犯罪嫌疑人。
評論
全部評論(76)
-
最新最熱
行業(yè)資訊 -
訂閱欄目
效率閱讀 -
音頻新聞
通勤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