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級擦鞋匠
文/哈佛家訓
源太郎曾經(jīng)是日本一家化工廠的失業(yè)工人,為了糊口,他做過各種各樣的零工,不過這最多能保證不餓肚子,日子還是過得很窘迫。源太郎非??释麑W到一門專業(yè)的技能,那樣他就可以有穩(wěn)定的收入,過上穩(wěn)定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一個美國軍官那里學會了擦鞋。他第一次發(fā)現(xiàn),原來擦鞋也有這么多學問:不同的鞋子要用不同的鞋油,有不同的擦法,不同的保養(yǎng)方法;同一種鞋子根據(jù)穿的時間長短也有不同的擦法;不同的鞋油可以自行混搭調(diào)配;就連擦鞋的順序也是有講究的。他被這些復雜細致的技法震撼了,再也不像原來那樣把擦鞋看成是一件簡單的粗活,而是開始懷著專業(yè)精神深入研究。
從此,只要聽說哪兒有好的擦鞋匠,他就千方百計地趕過去請教,虛心學習,回來后不斷試驗。
日積月累,源太郎的技藝越來越嫻熟,一雙雙早已失去光澤的舊皮鞋在他手中變得煥然一新、光可鑒人。而且他還有創(chuàng)新的擦鞋方法:不用鞋刷,而用木棉布繞在右手食指和中指上代替,使用的都是他自行研制調(diào)配的鞋油。
但是,源太郎并不滿足于此,他還專門去研讀相關(guān)的書籍,加上細致的觀察,他的造詣日益深厚,與人擦肩而過時便能知道對方穿何種鞋。從鞋的磨損部位和程度,就可以說出這個人的健康狀況和生活習慣。
爐火純青的技藝、一絲不茍的精神、非同凡響的效果,因此源太郎贏得了眾多顧客的青睞。后來,位于日本東京霞關(guān)街附近的一家四星級飯店專門為他建了一間獨立工作室。很快,源太郎就成了這家酒店的金字招牌。演藝界的各路明星一到東京就在這家飯店住,就是為了享受一下該店“定點”擦鞋匠源太郎的“五星級服務(wù)”。五星級擦鞋匠的名聲真正遠揚國際了。
把看似最簡單、最卑微的事情做到極致,也是一項非常偉大的成就。這就在于你如何思考這個問題。
失敗的另一種功能
文/佚 名
1945年,一位21歲的匈牙利青年,身上只帶了5美元到美國闖天下,20年后,他成為百萬富翁。
他曾經(jīng)非常自豪地說:“我沒有做過一筆賠錢的交易,也沒有一次失敗的經(jīng)營。”他就是羅·道密爾。一個在美國工藝品和玩具業(yè)富有傳奇性的人物。那么,他是怎樣取得成功的呢?下面的例子很能說明問題。
在20世紀50年代時,道密爾買下了一家瀕臨倒閉的玩具公司。當時他發(fā)現(xiàn)成本太高是這家玩具工廠失敗的主要原因,于是他決定提高工作產(chǎn)量以降低成本。道密爾規(guī)定:凡是制作工人所用的工具、材料,都一定要放在最順手的地方,要用時,一伸手就可以拿到。這樣一來,操作機器的工人,不必再為等材料、找工具耽擱時間,無形中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
他的另外一個規(guī)定是:在工作中,不準吸煙,但每隔一個半小時,準許全體工作人員休息15分鐘。因為他發(fā)現(xiàn)叼著煙工作,進度非常慢,而且有很多人借抽煙來偷懶。
這兩項規(guī)定執(zhí)行以后,在機器沒有增加,人員減少的情況下,產(chǎn)量卻增加了50%。
有人曾經(jīng)問道密爾,為什么總愛收購一些失敗的企業(yè)來經(jīng)營?道密爾的回答很妙:“別人經(jīng)營失敗的生意,接過來后容易找出失敗的原因,因為缺陷比較明顯,只要把那些缺點改正過來,自然就賺錢了。這要比自己從頭做一種生意省力很多,風險也小得多。”
每個人都知道的風險,恰恰沒有風險,這就是智者的勇氣。
“狂妄”的夢想
文/粥左羅
20世紀80年代末,“萬元戶”這個概念已經(jīng)火熱好些年了,李笑來當時上高中。
有一天,同學們湊在一起閑扯,說起將來要賺多少錢,大家紛紛說了一個自己以為最狂野的數(shù)字:其實也就是幾萬元或者幾十萬元。但在那個時候已經(jīng)是天文數(shù)字了,輪到李笑來,他說:“怎么也得1 000萬元吧!”大家紛紛做嘔吐狀。
許多年后,李笑來不僅賺到了很多1000萬元,還成為了比特幣中國首富,因為他抓住了區(qū)塊鏈第一波的暴富機會。但反思過往時,李笑來惴惴不安。他講了另外一個人的故事。
這個人有一天創(chuàng)業(yè)成立了一家公司,他站上紙箱子,對著招來的三個員工說:“今天,我們公司成立了,它將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以后我就是世界首富,你們就分別是第二、第三、第四!”他講完,兩個員工就辭職了。
這家公司叫軟銀,這個人叫孫正義,馬云的投資人。
李笑來說:“我今天的成就遠遠不及孫正義,有沒有可能是因為當年在起點上我就遠不及他“狂妄”?雖說這“狂妄”我不一定做得到,但換一種樸素的說法,想到才能做到,想都沒想到,又怎么能做到?”
每個人都可以思考下這個問題,我也思考。馬云老師說過:多數(shù)人因看見而相信,少數(shù)人因相信而看見。只要你120%的相信,你就可能開始利滾利的人生了。
一次難忘的面試
文/哈佛家訓
費昂納接到摩根斯坦利公司最后一輪面試的通知,帶著緊張不安的心,她來到摩根斯坦利公司的人力資源部。
一位人力資源主管面無表情地接待了她,簡單地寒暄了幾句,便不動聲色地進入主題,問道:“如果公司錄用了你,薪水為一年12 000美元,但是有兩種支付方式,一種是一次性全部給你,另一種是按月支付。你會如何選擇?”
她非常鎮(zhèn)定地說:“這取決于現(xiàn)在的實際利率。如果實際利率是負數(shù),我則選擇按月支付;如果是正數(shù),我則選擇一次性支付;如果實際利率為零,那么選擇哪一種都是一樣的。當然,選擇的同時,我還要考慮機會成本,如果有好的投資機會能帶來更多回報,即便實際利率是負數(shù),我還是會選擇第一種。”流暢地說完這一長串的答案,費昂納對自己的表現(xiàn)很滿意。
“不錯,考慮得很周全,一般人都說選擇第一種。”但是HR并沒有就此罷休,馬上出擊:“那實際利率你又應(yīng)該怎么得出呢?”
“呃,名義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
“那么現(xiàn)在的聯(lián)儲基金利率是多少?通貨膨脹率在什么水平?”
“呃……”這一次,費昂納被問住了。但是,費昂納沒有選擇敷衍,而是老老實實地回答:“對不起,這個我真的不知道,不過如果需要,請允許我回去查清楚,我會第一時間馬上打電話告訴你。”
這時,主管終于低聲說了句:“很好!”在費昂納的評定一欄里寫了:“不惜代價,一定要雇傭!”
很多時候,相對于答案本身,思考的過程更被人看重,而回答問題的原則性態(tài)度也非常重要。不懂的千萬不能裝懂,不知道的更不能胡編亂造。真正有水平的人要有讓人不惜代價去雇傭的能力!
編 輯:李美靜 hannah_aileen@sina.com
評論
全部評論(439)
-
最新最熱
行業(yè)資訊 -
訂閱欄目
效率閱讀 -
音頻新聞
通勤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