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一跳,跳一跳,跳的那個用戶玩彎了腰。
在微信小程序馬上滿一周歲的時候,微信的新一輪更新,將張小龍在去年說的“現(xiàn)在不能做游戲”中的“不”字去掉,在更新后的打開頁面里,強制安利了自己用戶一波的跳一跳,成功的從年末刷屏刷到了年初。
這款帶著小程序特點,無需下載,即開即玩的游戲,就像是當初的《經(jīng)典飛機大戰(zhàn)》,揉雜著微信的社交屬性,實時向朋友圈展示著自己的戰(zhàn)績,嘿,我在你前面呢。而類似游戲中“徐記士多”的出現(xiàn),似乎也表示著微信在商業(yè)化中的新一輪嘗試。
未來可以用錢制造快樂的跳一跳們
如果說跳一跳為什么會火,那么在分析游戲特性之前,微信近10億的用戶基數(shù)似乎更能說明問題。加之這類游戲簡單無門檻,如果愿意,小貓也可以按上自己的爪子玩,跳一跳跳出來展示在社交圈里的分數(shù),PK中還可以帶著競技追逐的感覺。
不過也許為了迎合微信系統(tǒng)的“輕”,尚未考慮好適合的盈利模式,或者是為了避免出現(xiàn)與騰訊游戲一樣被罵“坑小學生錢”的情況,跳一跳并沒有內(nèi)置道具購買系統(tǒng),失去了騰訊游戲留存用戶手段之一的“物質(zhì)投入”,跳一跳目前倒還是比較公平,沒有陷入用錢制造快樂的模式中。
只是依舊騰訊的慣性,這一模式日后開啟的幾率極大。而如果開啟這個模式的話,基于微信的小程序環(huán)境,怕是在ios平臺上,還會與蘋果有一場戰(zhàn)爭。
除了失去物質(zhì)投入的留存之外,跳一跳這類游戲也缺乏如LOL、王者榮耀乃至騰訊剛代理的吃雞的操作感,團隊競技的機制和豐富設定,形成的留存與對人的感官的刺激,留存率才會更高。
跳一跳這類操作模式簡單的游戲,也很難獲得當今主播經(jīng)濟的支持——畢竟,吃雞火起來,主播們可是功不可沒的。
就像是羅振宇說,王者榮耀幾分鐘會讓你爽一下,吃雞游戲一分鐘可以讓你爽好幾下。
而跳一跳,即是跳到第一了,如今也沒辦法直接分享到朋友圈中,這種設定,更削弱了本身便不夠濃厚的成就感。
加之跳一跳再一次涉及的“抄襲”風波,也讓人們回憶起了QQ的起源。
說句題外話,在下水井蓋上停留兩秒會加分的設定也許可以改一改,畢竟有些小學生是看了喜羊羊都會把小伙伴綁在樹上燒的。
微信的焦慮
微信在商業(yè)化上的嘗試一直很謹慎,想要微信的商業(yè)化存在于無形之中的張小龍,曾表達他希望微信實現(xiàn)的商業(yè)化,是不基于騷擾的、基于流量變現(xiàn)的商業(yè)化。
說回張小龍本身,當初在做Foxmail的時候,即使坐擁百萬用戶,也一直采取免費的模式。只是如今張小龍雖然是微信之父,但是微信前面,還有騰訊二字。
2015年1月,微信朋友圈里開始出現(xiàn)了可口可樂、Vivo手機以及寶馬汽車的廣告,除了微信支付、微信文章下嵌廣告、微信九宮格處的服務外,這是最直接的出現(xiàn)在微信用戶眼中的微信商業(yè)化的形式。
彼時號稱起投金額500萬元的朋友圈廣告,與微博的Feed廣告并無太大區(qū)別,但是卻沒有引起所有人的反感,反而引起了用戶們依據(jù)出現(xiàn)在自己朋友圈里的廣告,來自嘲自己是“屌絲用戶”,膜拜高端用戶的說法,二次傳播將廣告效果幾乎覆蓋了整個微信用戶群體,也是妙極。
只是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微信朋友圈廣告對接的客戶越來越多,朋友圈的廣告開始良莠不齊。好在微信不是每次打開朋友圈都會推送廣告,比之微博的多個廣告,觀感還是好的多。
如今微信坐穩(wěn)了中國社交的頭部陣營,但是就和昔日的校內(nèi)網(wǎng),不會想到自己會在社交鎩羽,轉(zhuǎn)做校園貸又做二手車如今還做區(qū)塊鏈一樣,平地而起的微信也會有著自己“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焦慮。就像是去年推出的小程序,就寄托著微信極多的希望。
最近多家媒體開始報道,可以直接在微信小程序內(nèi)購買一些品牌的商品,但其實早在去年5月,微信就已經(jīng)邀請奢侈品入駐微信,如今將讓品牌的官方精品店入駐小程序,也是微信依仗小程序的又一舉措。
加之前不久阿里的釘釘宣布了用戶破億,雖然1億的體量與微信有著極大的差距,釘釘?shù)挠脩舳ㄎ灰部梢哉f是包含在微信用戶群體的范圍之內(nèi),但是當初微信支付做起來的時候,支付寶也曾毫無對手,橫掃80%的支付市場。
如今不管是開了官方旗艦店,做出對阿里電商的防御體系,還是小程序中開放了游戲,附加自家最擅長的領域以進擊,這都是微信需要作出的探索,畢竟,這個世界除了在懲罰不肯改變的人,也在拋棄不肯改變的事物。
只是,一直在微信中添加各種功能,微信必然會越來越重,QQ最開始也不過是一款聊天軟件而已。
最后,再說句題外話,微信此次推出的跳一跳小游戲,也是坑了一波錘子。錘子手機的系統(tǒng)在長按屏幕時候會進入截屏功能,如今跳一跳流行憑空來事,為此推出了一波更新的錘子工程師,心里怕是懵逼的。
評論
全部評論(42)
-
最新最熱
行業(yè)資訊 -
訂閱欄目
效率閱讀 -
音頻新聞
通勤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