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
你的錢
由國家?guī)湍憧?
所有網絡支付必須通過網聯!
國家這道下了足足11個月的鐵命令
正式迎來了最終大限!
2017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fā)《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yè)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yè)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什么叫“斷直連”?
就是銀行關閉第三方支付機構直接代扣通道。
聽起來,有人可能還是云里霧里。其實說白了,就是這樣的:
在過去,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走的是銀行直連模式,包括代收代扣、快捷支付和網銀支付。
現在,類似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公司,不能再和銀行直連。他們的每一筆交易中途必須通過“網聯支付平臺”處理,讓網聯留存交易記錄、進行監(jiān)管!
如果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不經過“網聯”會怎么樣?
“7月1日開始,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各家銀行的清算賬戶就直接被切斷了,必須經過網聯或者銀聯系統之后才能連接到銀行。”據業(yè)內人士表示。
也就是說,銀行屆時將主動關閉直接代扣通道,你不走網聯的路,那就“無路可走”了!
是的,這次央行下鐵命令了!
微信、支付寶付款流程發(fā)生巨變
關于網聯與微信/支付寶究竟是什么樣的合作模式,可以參考此前銀聯公布的相關信息。
斷直連后,兩大支付巨頭與清算機構的合作鏈路將變?yōu)?ldquo;商戶-收單機構-銀聯-A/T-銀聯/網聯-發(fā)卡行”,而不再是“商戶-收單機構或聚合支付服務方-A/T-發(fā)卡行”。
現在,付款流程發(fā)生了巨變,支付寶上用銀行卡付款消費后,交易類型變成了:網聯協議支付。
網聯成立后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示意圖
從今往后,你在淘寶上買一雙300元的鞋,通過支付寶,用綁定的銀行卡付款。流程變成了這樣:
支付寶收到你付款請求,自動向網聯發(fā)起協議支付;
網聯將交易信息保存數據庫,再將請求轉發(fā)給銀行;
銀行在你的賬戶扣掉300元,告訴網聯已扣款成功;
網聯再告訴支付寶并傳輸,支付已成功,交易完成。
斷連后,對第三方支付行業(yè)有何影響
事實上,央行推動網聯成立的意圖非常明顯:利于監(jiān)管。
近幾年,第三方支付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給支付和金融市場造成了混亂。而網聯的成立,通過可信服務和風險偵測,可以防范和處理詐騙、洗錢、釣魚以及違規(guī)等風險。
從某種程度上講,網聯可以減少銀行與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的繁瑣過程,特別是一些中小型銀行。網聯可以讓參與支付的各方,權責逐漸變得更加明確、清晰和獨立。
1.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影響(支付寶、財付通):沉淀資金被否定
網絡支付清算平臺網聯的建立,目的是切斷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清算模式,解決困擾已久的備付金集中管理難題,理論上將不再享有對沉淀資金的支配和收益。
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代表的大量第三方支付機構,開設多個備付金賬戶,關聯關系復雜且透明度低,從某種意義上看,第三方支付機構各自構建支付清算體系,卻游離在現有金融系統之外。
2.洗錢不好洗了。
支付寶、財付通們將被“嚴格管制”,他們的每筆轉賬交易,都將被央行看清楚。而在此之前,由于交易是“直連模式”,央行看不到第三方支付的“完整的資金轉移鏈條”,這理論上為洗錢、行賄、偷漏稅行為提供了便利。
3.央行通過網聯,獲得了更多的金融大數據。
央行設立了一個“網聯”,等于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行這來了。
4.網聯上線將對消費者帶來一定利好
“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于統一。隨之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同時中小機構也能夠有更多針對C端的創(chuàng)新,提供更優(yōu)質便捷的服務”,易觀支付分析師王蓬博指出。
當然,
對于普通百姓,
自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無論咱們今后用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
依然是一樣的方便,
只不過我們手里的錢,
央行會幫我們監(jiān)管得更穩(wěn)當、更安全!
評論
全部評論(47)
-
最新最熱
行業(yè)資訊 -
訂閱欄目
效率閱讀 -
音頻新聞
通勤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