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可能通過跨界房地產進行自救,但這種拋棄主營業(yè)務的掙脫辦法,真的會使曾經那個基因技術巨頭復興嗎?
曾幾何時,華大基因被眾人看好。這是一家國內少有的掌握核心測序技術的企業(y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醫(yī)學基因檢測中心之。2017年,華大基因實現營收20.96億元,同比增長22.44%;凈利潤3.98億元,同比增長19.66%。
看似發(fā)展良好,但華大基因在上市后卻逐漸成了“話題明星”,與其“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愿景漸行漸遠。更甚者,其拳頭技術的含金量與作用竟然引起了廣泛質疑。在這片質疑聲中,華大基因曾高達數百元的股價也大大縮水。
處在輿論的危機中,華大基因采取的最大舉措卻是迎來王石。毫無疑問,王石是一個傳奇,他塑造了萬科奇跡。但今天,離開了萬科的王石能夠讓華大基因復興嗎?我認為,這很難。
并非不尊重王石,也并非不尊重華大基因,只是時代變了,華大基因需要的并不是王石?;蛘哒f,王石以及華大集團想要的華大基因,很可能不是人們理想中的華大基因了。
首先,王石確實是上世紀的拓荒者。在那個激情的年代,王石帶著萬科,一路走來,讓人仰慕。2007年底,王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曾給萬科帶來了什么?首先選擇了一個行業(yè),其次建立了一個現代企業(yè)制度,第三培養(yǎng)了一個團隊。”他還應該加上一點,那就是創(chuàng)造了萬科的企業(yè)文化。
但如今的王石,早不復當年的年富力強了。幾年前,萬科的變故尚且讓他疲于應付,更何況是今天的華大基因困局呢?面對一家已然成熟的企業(yè),王石無法拓荒,而他這次需要扮演的角色是拯救者。他要做的,更多是一個執(zhí)行者身份所做的事情;這種身份的轉變,對王石來說本身就是一個挑戰(zhàn)。
其次,華大基因目前最需要的不是王石。
外界對華大基因的質疑還未平息,其股價一直處于頹勢。它需要盡快為其主要業(yè)務“正名”,證明自己在基因測序技術方面具有競爭優(yōu)勢;需要展示技術實力,讓世界看到它有能力、有誠意拿出大量資金研究這項技術;需要作為一名行業(yè)引領者,而不是追隨在別人的后面。除非,它的這項技術真的不具備“先進性”。
之前,華大基因發(fā)布《關于媒體報道的澄清公告》為自己做了辯護。但這種純粹文字上的辯護,在重塑形象上的功效并沒有數據來得快。
只是,華大基因在前幾年的研發(fā)投入上一直裹足不前。其2018年半年度業(yè)績預告內容很簡單,只預計了營收和利潤數據。但在研發(fā)投入這個關鍵問題上,華大基因語焉不詳。如果將來的正式報告依然是這樣,那外界的質疑怕是難以減退。
以上這些,才是華大基因迫切需要的??赡壳翱磥?,華大基因引入王石,是有“跨界”的念頭。也就是說,即便王石在華大基因能夠成功,最大的可能是創(chuàng)造與房地產行業(yè)聯手的成功。
最后,跨界真的能救華大基因嗎?
盡管華大基因曾經陷于“圈地門”,但從目前的趨勢看,它未來與地產行業(yè)以某種形式聯手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恰好房地產巨鱷們正加快步子轉型,比如融創(chuàng)+樂視、恒大+FF以及萬達投資文化產業(yè)。而王石是中國最熟悉地產行業(yè)的人之一,他讓華大基因與房地產行業(yè)成為合作伙伴并不是一件難事。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合作,憑借華大集團龐大的版圖,其成功的幾率很大。這樣,也就很可能解救華大基因于水火之中??墒牵绻皇窃谌A大基因的原有主要業(yè)務上對其提供幫助,即便成功了也并不是華大基因的成功。
因為,那時的華大基因,很可能不再是最初的華大基因。
[編輯 黃曉軍 E-mail:sjplhxj@163.com]
評論
全部評論(247)
-
最新最熱
行業(yè)資訊 -
訂閱欄目
效率閱讀 -
音頻新聞
通勤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