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開通當日的新聞報道之外,兩年了,山東首條“希望24”熱線(4001619995)少有公開消息。如今,這條旨在“24小時守護生命,為有自殺傾向或心理疾患的人提供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干預服務”的機構,棲身在全福社區(qū)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此前,他們一度棲身在一小區(qū)內的一處民房里,少人問津。
近期,隨著大學生自殺消息的不斷曝出,山東“希望24”熱線執(zhí)行長張馨惋惜之余,也為這條公益熱線的命運擔憂——開通兩年來沒有資金扶持,接線志愿者不斷流失,從曾經(jīng)的上千人到現(xiàn)在僅剩四五十人,甚至時有空崗情況……
沒利潤與倒貼10萬
以前,張馨在北京做咨詢每小時收入上千元?;貪虾?,當熱線執(zhí)行長兩年,她貼補進去十多萬元……
今年11月之前,“希望24”熱線一直棲身在三箭如意苑15層的一處民房中。張馨告訴記者,選擇在那里租房,既是為了便于志愿者往返,也是怕寫字樓環(huán)境冷清,給夜間接線志愿者帶來恐懼。
11月16日,記者首度探訪之時,除了電梯口消防栓上張貼的“濟南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希望24”字樣以外,“希望24”熱線再無任何門牌標識。接聽熱線的房間,不足10平方米,一部電腦、一臺黑色座機電話,還有一張沙發(fā),這就是供志愿者接線和休息的全部。
該熱線的執(zhí)行長張馨,十多年前還是濟南一家學校的老師,后來發(fā)覺自己對心理咨詢感興趣,專門到北京進修。“回濟南之前,我在北京做咨詢每小時收入上千元。我是帶著使命回來的。”張馨說,2014年夏天她回到濟南,聽說“希望24”熱線的發(fā)起人林昆輝要在濟南開通一條熱線,立刻報了名。
“熱線開通前,共有6人報名和林昆輝談過,想成為這條熱線的執(zhí)行長。當?shù)弥獩]有補貼和費用,且需要自備場地和設備時,多數(shù)人打了退堂鼓。”張馨就這么勝出了,經(jīng)過一番籌備,2014年11月底,山東“希望24”熱線正式開通,與總機共用4001619995一個號碼。
張馨認為,持有心理咨詢師證的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從事心理咨詢行業(yè)。大部分人缺乏實戰(zhàn)技術,“希望24”熱線能提供一個平臺鍛煉人,這是社會責任。據(jù)了解,凡是參加“希望24”熱線的志愿者,可以得到系統(tǒng)的危機干預督導,其中包括“網(wǎng)絡督導”和“地面督導”。
熱線開通之初,也有公開報道稱,來自全省各地司法、衛(wèi)生、教育等系統(tǒng)的400余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詢師及志愿者接受了培訓。在張馨的印象中,第一期參加培訓的有600多人,培訓結束后,有100多名志愿者輪流值班接聽熱線。
但誰也沒想到,現(xiàn)實距離預想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兩年來,每個月房租加水電,大約五六千元,全靠張馨之前的積蓄承擔,至今已倒貼了十多萬元。志愿者來回路費和食宿費用,均由個人自理。“我連餐補都拿不出來,很多志愿者做起來就沒動力了。這種情況,也沒法強迫對方。”張馨坦言,兩年間開設了三期培訓,共有1201人報名參加,排班是100多人輪流,但如今經(jīng)常值班接聽熱線的只剩四五十人,偶爾會出現(xiàn)空崗的情況。
實在支撐不下去、無力承擔房租時,張馨也曾撥打過12345熱線,想向相關部門尋求支持,但至今,她沒得到想要的結果。11月16日19:00左右,記者采訪結束時,當天負責接線的志愿者崔女士下班離開,而此后并無人接班。12月13日17:00之后,記者連續(xù)撥打十多分鐘“希望24”熱線,也是無人接聽、持續(xù)播放歌曲的狀態(tài)。
21日晚,冬至,“希望24”熱線山東執(zhí)行長張馨接聽熱線。
“希望24”熱線(4001619995)旨在24小時守護生命,為有自殺傾向或心理疾患的人提供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干預服務,2012年12月率先在上海開線,目前在全國22個城市開通。
騷擾電話與救助數(shù)百人
70個電話里,有2名撥打者表示想自殺,31人提出生活、工作、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困擾,30多個則為騷擾電話。
11月16日,當班接聽熱線的志愿者崔女士一下午只接到一個電話,是一男子打來的,他反映性健康的問題,與心理危機干預無關。此前,她甚至經(jīng)常接到一名黑龍江男子的來電,他只為傾訴生活瑣事,通話往往超過1小時。
這是“希望24”熱線除生存現(xiàn)狀之外面臨的又一問題——電話騷擾。記者隨機查看該熱線今年70個接聽電話記錄,除有2名撥打熱線者表示想自殺外,還有31人提出生活、工作、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困擾,另外30多個電話,則為騷擾電話,或提出戀物、角色扮演等與熱線服務范圍不符的問題。明確標注為山東地區(qū)的求助者,只有2名。
今年10月,熱線也曾接到了吻合其“為有自殺傾向或心理疾患的人提供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干預服務”宗旨的來電——一名年輕男子詢問如何選擇好的死亡方式。“他說自己遭受過重大打擊,曾經(jīng)自殺過,但不肯回答其他問題,只是想知道怎樣才是最好的死亡方式。”當時接聽熱線的值班人員回憶,這通電話聊了一個多小時,也沒有結果。
通常,遇到這種自殺欲望強烈的來電者,值班人員會在微信群中與張馨和其他志愿者交流,尋求最佳解決方案。當天的記錄顯示“張馨老師指導:不負(面)強化、往回拉,鼓勵他堅強和堅持”。同時,建議其他值班人員對男子電話回訪。“陸續(xù)電話回訪過5次,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基本想開、沒什么問題了。”12月26日,張馨說,男子第一次打電話時狀態(tài)介于五級與六級之間(七級最危險),幾次回訪后,其狀態(tài)調整至一級與二級之間。
來自德州的志愿者牟紅也曾親歷過一次自殺干預,今年勞動節(jié)期間,她趁假期在濟南接聽熱線,有網(wǎng)絡干預小組向她傳遞信息稱,一名鄭州女子在黃河大橋上,要跳橋。“對我來說是個挑戰(zhàn),我第一次給這名女子打電話,她掛斷了。我一邊聯(lián)系當?shù)氐闹驹刚呲s到現(xiàn)場阻止她,同時和其他志愿者商量,假稱朋友委托,再次撥通女子電話。”牟紅記得,女子表示與父母有矛盾,吐露怨言,稱在世間了無牽掛。“經(jīng)過執(zhí)行長和團長的指導,最后成功救下了這名女子”。
張馨稱,這兩年,熱線共接到數(shù)萬個電話,其中只有一半是求助自殺干預的。電話中直播自殺的緊急情況,是極少數(shù)。經(jīng)過他們的努力,原本想自殺、撥打熱線后得到救助的,已有數(shù)百人。
質疑纏身與未來轉機
盡管網(wǎng)絡上對這條熱線的創(chuàng)始人有質疑,但張馨表示會堅持做下去,因為它是用來救命的。
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有質疑。一直以來,有關成為“希望24”熱線志愿者需先交費的負面評論也在網(wǎng)上不斷出現(xiàn)。據(jù)了解,以上所稱交費系“庶務費”,“希望24”熱線安徽地區(qū)志愿者招募啟事顯示“免收培訓課費,只代收庶務費200元(場地費、證書費、講義費、布置費與各類雜費)”。張馨解釋稱,這200元錢為證書費、資料費,“一部分交給林昆輝,是證書費;剩下的用于3名授課教師的食宿費都不夠,沒有結余,是負數(shù)。”
今年9月下旬,“希望24”熱線創(chuàng)始人林昆輝在濟南開設了為期2天的“生命昂揚大團體”進階班,原價每人1600元(不含稅金、不含食宿),優(yōu)惠價每人600元,“希望24”熱線志愿者和老學員每人400元。網(wǎng)友因此質疑其開講座賺錢。張馨說,她不在意網(wǎng)友如何評價林昆輝本人,“無論網(wǎng)上對林昆輝評價如何,這條熱線是用來救人命的,用他的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就要堅持下去。”
張馨另外強調,林昆輝的商業(yè)和公益是分開的,熱線沒有用來盈利,并免費在網(wǎng)上督導志愿者。“政府部門沒給這條熱線撥款,他怎么讓全國這20多條熱線運營下去?”她說,人只有先維持生命,才能做事業(yè)。
今年11月下旬,“希望24”熱線搬離了原來的民房,新的辦公地點在全福社區(qū)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這棟二層小樓由轄區(qū)政府部門免租金提供給濟南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和“希望24”熱線使用。整棟樓沒有水源,上廁所要到外面找公廁。剛搬過去,有一次夜間停電,志愿者在里面凍了一宿,讓張馨很愧疚。但沒了租金的壓力,只需自己承擔電費,張馨感覺壓力小了很多。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http://t.kanshangjie.com/r4
對于未來,張馨說還將繼續(xù)向相關部門尋求幫助,就算林昆輝以后不做這條熱線了,她也會自己做下去。春節(jié)后,張馨將組織開班進行第四期培訓,招募一批新的志愿者。
26日,窗外飄著冬雪。希望的救助,仍在繼續(xù)。
評論
全部評論(77)
-
最新最熱
行業(yè)資訊 -
訂閱欄目
效率閱讀 -
音頻新聞
通勤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