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戶發(fā)帖稱「狐友」是個「輕微博」,得到搜狐創(chuàng)始人張朝陽的轉發(fā)。與前四款App集體圍剿微信熟人社交的護城河不同,「狐友」以陌生人興趣社交為主切入。
「狐友」并非全新的產品,最初它作為一種用戶功能——「我的」,嵌入在搜狐新聞客戶端。2018年,搜狐舉辦狐友國民校草大賽,一并推出了獨立App「狐友」。賽事進展、粉絲討論、選手投票等相關內容都會在「狐友」上展示。彼時,張朝陽接受采訪曾直言:「搜狐社交產品復活了」。
只是先有羅永浩、王欣折戟,今日頭條大張旗鼓卻也表現(xiàn)平平,搜狐在復活社交產品之后又能走多遠?
「狐友」產品界面
社交產品的老問題:定位何在?
至少從目前的數(shù)據表現(xiàn)來看,前路并不樂觀。
據七麥數(shù)據顯示,自2018年6月上線以來,在蘋果應用商店的社交(免費)軟件榜,「狐友」長期在600名上下徘徊,近日正式亮相后排名達到峰值,也僅為社交榜21名,免費應用總榜210名。
相較于完全冷啟動的「飛聊」,5月19日上線后兩天,便沖上了蘋果商店總榜第四名,社交榜第一的位置。此外,「狐友」新增用戶會默認關注張朝陽,由此可以了解這款產品的用戶基礎,目前僅為255萬。
「狐友」的slogan是「擴張我的朋友圈」,但整個產品的界面和功能都過于簡潔,底層tab欄只有「動態(tài)」、「互關」、「我」三欄。「動態(tài)」欄以時間為序呈現(xiàn)關注對象發(fā)布的信息流,「互關」則顯示關注列表及好友推薦,「我」則是最基本的用戶信息,包括關注、粉絲等。
社交軟件應該滿足用戶明確的需求,比如微信成為了用戶的熟人通訊錄,微博提升用戶獲取熱點信息,參與公共話題討論等社交媒體屬性,反觀「狐友」的需求定位則是模糊的。有用戶體驗過后評論說:「這個產品一會兒讓人感覺像即刻,一會兒像微博,一會兒又像soul」。
對標微博,「狐友」的內容形態(tài)是分散的,目前它就連最基本的信息檢索功能都沒有,更沒有實事熱點推薦。對此,張朝陽給出的解釋是,「捍衛(wèi)時間線是我們的特點,時間線是我們的上帝」,所以狐友不會做推薦和大V認證。
在「動態(tài)」欄的信息流里,設置有「狐友正在討論」的話題集,諸如「你為什么熬夜」、「最吸引你的異性品質」、「一句話暴露你的興趣」等。這些話題以情感、生活向為主,設計類似于即刻,「狐友」試圖將內容顆粒度細分,形成更多情緒化、場景化的社交圈層,只是方式過于低效。目前,「狐友」還不允許用戶自建話題,用戶只能根據已有話題發(fā)表觀點,無法實現(xiàn)同好的快速聚攏。
此外,「狐友」讓用戶找同好的方法更加粗暴。按照張朝陽的說法就是,「一個人在狐友的生存主要靠自己的活躍度」。他反復強調「互關」,「多關注別人,多說兩句轉發(fā)別人,粉絲會有的,大部隊也會找到你,在你貢獻內容之前,立即與人搭訕」。
內容方面,「狐友」用戶不能發(fā)表原創(chuàng)的純文字,必須配圖。通過內容消費和引入社區(qū)的做法可以搶占用戶時間,實現(xiàn)留存。只是目前「狐友」內的優(yōu)質內容并不多見,沒有明星大V,搜狐媒體的相關新聞資訊也較少在「狐友」內傳播。在內容消費側,「狐友」還有待加強。
哪里是搜狐的過去和未來?
盡管「狐友」在產品細節(jié)上還有諸多地方亟待完善,但入局社交,卻是搜狐事先張揚的計劃。
早在2015年初,微博產品之戰(zhàn)塵埃落地,張朝陽就表示:「我們正在開發(fā)新的產品,我們搜狐微博并沒有玩完?!乖谒脑O想中,用戶獲取資訊的方式,一是板塊消費,二是個性化消費,三是鏈式傳播,「我們希望在前兩種大流量基礎上產生社交媒體」。
2018年,「狐友」借勢狐友國民校草大賽推出,針對的目標用戶是在校學生、職場白領,90后,95后社交圈依舊是搜狐的主打。只是面向這一群體的社交玩家實在太多,除了豆瓣、百度貼吧等同好社區(qū),QQ被微信搶占風頭后全面轉向95后交友,在交互方式上做了更加年輕化的改進,比如「戳一戳特效」、各類表情包等。即刻從資訊整合工具逐步轉型成興趣社區(qū),已經收獲了相對穩(wěn)定的用戶。
除此之外,還有今年初大火的「音遇」,以唱K形式快速圈住了一批音樂愛好者。相形之下,四不像的「狐友」并不是最有特色的那個。有業(yè)內人士表示,走到互聯(lián)網下半場,所有行業(yè)都值得再做一遍,社交也不例外,只是必須在社交關系層面、產品形態(tài)層面、內容層面,或效率提升層面有更多創(chuàng)新。
互聯(lián)網本身是一門流量生意,在收割流量之后牢牢把握住,才可能讓一個產品一家公司基業(yè)長青。做出抖音等大流量產品的今日頭條順勢推出多閃、飛聊也是這個邏輯,必須將流量沉淀在自家產品生態(tài)內。
作為中國互聯(lián)網第一批門戶,搜狐通過黃頁式信息分發(fā)實現(xiàn)了用戶時間和流量的早期攫取,同時期的網易做出了游戲,新浪的地位憑著微博得以延續(xù),只有搜狐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還沒推出一款安生立命的產品。逐漸掉隊的搜狐近年來也在努力嘗試。
比如集中所有優(yōu)勢資源發(fā)力搜狐視頻,從最開始購買韓劇、美劇等版權劇搶占市場份額,到如今通過通過狐友?;ㄐ2葸x拔賽挑選演員主演搜狐自制劇,相繼推出《奈何Boss要娶我》、《拜見宮主大人》等,今年搜狐將視頻業(yè)務的戰(zhàn)略調整為「小而美」,旨在以更低的成本創(chuàng)造內容。張朝陽還提出,今年七月,搜狐視頻將發(fā)力短視頻。
接受采訪,比達分析師李錦清說:「省錢邏輯確實很適合現(xiàn)在的搜狐,經過努力,搜狐好不容易在減虧上做出了成績」。2019年一季度,搜狐總收入為4.31億美元,凈虧損5500萬美元,同比減虧50%,其中視頻業(yè)務同比虧損超40%。
顯然,在做出更優(yōu)質的業(yè)績上,張朝陽對「狐友」寄以厚望。產品正式上線當天,他一連發(fā)出了40多條狀態(tài),還說:「搜狐新聞、視頻是搜狐的現(xiàn)在,狐友是搜狐的未來」。畢竟,講一個好的「社交故事」能夠給資本市場帶來更多的想象。
本文來源:極客公園,作者:吳絳楓
評論
全部評論(625)
-
最新最熱
行業(yè)資訊 -
訂閱欄目
效率閱讀 -
音頻新聞
通勤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