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君王在達到自己人生巔峰、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時,他們開始恐懼死亡,于是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追求仙丹,比如,秦始皇當年派徐福攜數(shù)千童男童女東渡求仙丹,為的是靠“外力”來延年益壽,然而,秦始皇或許不知道,實際上人體內在的(干細胞)才是最好的。
硅谷洞察今天采訪的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Eeverlabs就是希望通過儲存你現(xiàn)在的細胞,給你提供一份未來的健康保險。
第二次選擇生命保障的機會
一直以來,大家都知道臍帶血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新生兒的未來生命保障,因為其中的成分可以在未來用于治療孩子的血液相關疾病。
每每想到這,小探總是惋惜為什么當時自己沒有留下些什么…不過Everalabs的出現(xiàn)給予了人們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那就是通過儲存現(xiàn)在相對年輕的細胞(含有較少的基因突變),在未來把它們誘導成誘導性多能干細胞,后者可被用于自己日后各種疾病的治療。
一般情況下,人類在25歲左右會達到身體機能的巔峰,后來身體則會逐漸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衰退,這是一個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事實。
另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基因突變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而基因突變會增加人們患病的幾率。“不過,這不意味著你80歲了存儲細胞就沒有意義了,因為它們至少比未來的細胞年輕,存在相對少的基因突變” ,Nabeel Quryshi,Everalabs的創(chuàng)始人CEO告訴小探。
Everlabs 是由哈佛大學本科生Nabeel Quryshi-CEO和 Michael Chen-CFO共同成立,此外,斯坦福大學干細胞研究方向的教授Vittorio Sebastiano和哈佛大學合成生物學之父George Church也作為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負責技術層面的管理。
目前,Everalabs 入選硅谷著名孵化器Alchemist Accelerator ,也成為哈佛創(chuàng)新實驗室的明星項目之一。據創(chuàng)始團隊透露,公司計劃在2019年年底前發(fā)布產品,并正在與投資人溝通投資事項。
那么,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究竟如何使用Everalabs的服務?
流程:快遞工具包非侵入式取樣+細胞存儲+細胞重編程
Everalabs的購買流程簡單,就像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或是尋常電商購物那樣,網上付費后,你就可以在家里等待快遞送上來的工具包。然后,根據說明書的指示,采取一定量的尿液樣本后寄回Everalabs實驗室。
值得一提的是,非侵入以及便捷式取樣正是Everalabs的一大亮點。
目前,市面上主要采取侵入式來取細胞。為什么Everalabs可以采用非侵入來提取細胞?實際上,取樣的方式主要取決于需要提取什么類型的細胞。比如,骨髓中提取的是造血干細胞,后者可以直接應用到血液疾病治療中。而Everalabs主要目的是從尿液中提取體細胞,這是目前提取活的人體細胞的最簡單的非侵入式方法。
但是,這會不會對疾病治療沒什么直接用途呢?
這換做是以前確實沒有什么用,但是直到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因為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試驗成功獲得了2012年諾貝爾醫(yī)學獎后,人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體細胞還可以被重編程變成類似胚胎干細胞的狀態(tài),而后者具有極強的分裂、分化能力,可以在體內或體外被誘導分化為機體所有的細胞類型,由此為疾病治療或者減緩衰老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回到用戶體驗流程上,Everalabs拿到用戶樣本后會進行質量檢驗以確保細胞活性等符合標準。質量不符合的原因可能有多種,比如醉酒的人的尿液中含有酒精會對細胞具有毒害作用。如果樣本不符合標準,Everalabs會免費給用戶再寄一套取樣器重新提取樣本。
樣本質量如果沒有問題,Everalabs會對細胞進擴增操作來增加細胞的數(shù)量,使得未來可以有足夠的細胞使用。小探認為這個步驟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對于像大家熟知的臍帶血干細胞治療血液相關疾病,細胞數(shù)量不足其實是非常影響療效的甚至會導致治療的失敗 。
不過,擴增的次數(shù)也需要控制,否則多次擴增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xiàn)細胞癌變的情況。以及,萬一我被保存、擴增的體細胞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基因突變怎么辦?
針對這兩點擔憂,創(chuàng)始人Nabeel表示,他們只會進行一代培養(yǎng)來控制多次擴增的基因突變的可能,同時團隊正在開發(fā)來控制或者識別累計基因突變程度的方法來篩選需要擴增的細胞。
最后,Everalabs會把細胞們在液氮環(huán)境(-196℃)下保存。在這個溫度下細胞代謝會變得非常緩慢,適合做長時間保存。到了未來需要用到特定干細胞的時候,Everalabs會將細胞復蘇并將其重編程iPS誘導性多能干細胞,后者可以分化成多種干細胞甚至可以被培養(yǎng)成組織器官。
由于培養(yǎng)出來的組織和器官都源于用戶自己,所以盡管未來要進行器官移植,也不會產生異體器官而引發(fā)的免疫排斥問題。
以醫(yī)院為主要銷售渠道,不擔心市場教育問題
目前,Everalabs有兩種收費模式。第一種是針對普通用戶,Everalabs在第一次樣本收集上會收取300美元的手續(xù)費,隨后每年大約收取100美元的細胞保存費用。如果按照灣區(qū)一個普通餐館吃一頓飯大約20美元左右,這意味著一年約5頓飯省下來的錢可以足夠支付存儲一年細胞的費用。
第二種針對愿意支持未來科研的極客用戶,Everalabs為此免去樣本收集費,不過用戶需要同意將自己的數(shù)據提供給Everalabs用于未來的藥物開發(fā)等科學研究。
據CEO Nabeel稱,目前美國市面上的臍帶血細胞費用上,初次樣本收集費就高達上千美元,而每年的保存費也需要數(shù)百美元。相較之下,Everalabs的收費更低。
當聊到市場營銷策略的時候,Everalabs表示基于前面提到兩種收費模式,他們有兩種獲取客戶的方法。第一種就是直接面向消費者,采取的方式是通過免去高額的樣本提取費來自動吸引追求新科技的用戶,這時候采取的其實是低成本的口碑傳播。
另外一種則是通過醫(yī)院的醫(yī)生來進行獲客。由于在醫(yī)院體檢端或者是醫(yī)生端入口處的用戶已經具有一定的健康擔憂心理,所以這時候推廣Everalabs會具相對比較高的轉化率。
國內的讀者大概都聽說過,孕婦在醫(yī)院生產前可能會被問到需不需要保存臍帶血。其實在美國也一樣。不同的是,美國這種渠道模式已經持續(xù)了將近30年。因此,在“存臍帶血用于未來治病”的嘗試影響下,“存細胞(后轉化成干細胞)用于治病”市場教育難度會有所下降。
這意味著,現(xiàn)有臍帶血宣傳模式可以直接被用于細胞儲存的業(yè)務開發(fā),而不需要從0到1重新建立新的銷售模式。
并非業(yè)內唯一玩家,還有直接存儲干細胞的同行
實際上,業(yè)內也有創(chuàng)業(yè)公司在做類似的事情,比如小探在去年報道的Forever Labs,也是在年輕的時候把用戶的細胞存起來,等到老的時候去用,以對抗衰老引起的疾病。
不過,F(xiàn)orever Labs提取的是干細胞而不是體細胞,也就意味著未來很可能不需要重編程,即只需要儲存到未來直接使用即可。因此,F(xiàn)orever Labs使用侵入性提取方式來提取用戶干細胞,目前,他們提供骨髓干細胞提取和脂肪干細胞提取。
如果用戶選擇的是普通選擇服務,則需要每年交定額存儲費用給Forever Labs??傎M用將包括:樣本提取費750美元+每年250美元存儲費用,或者選擇終生存儲套餐共5000美元。
相比較而言,Everalabs價格為300美元樣本提取費+100美元存儲費用,是Forever Labs不到一半的價格。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未來你需要干細胞,Everalabs則需要把你的體細胞重編程為誘導性多能干細胞,這需要額外的費用以及穩(wěn)定的技術。
但是Nabeel相信,在未來幾年隨著iPS技術的成熟,iPS的成本會快速降低,然而Forever Labs仍然會因為干細胞的解凍過程而收取額外的費用。
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PS)療法日本領先,但仍存風險
到底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PS)能不能治病?我們接下來看看這種療法的發(fā)展歷程。
2014年,世界首例IPS人體手術試驗由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agaku KENkyusho/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實施,病人是一位70歲左右的女性,患有一種導致視力喪失的眼部疾病——老年黃斑變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
在這第一次IPS人體試驗中,該名女性移植了IPS方法培養(yǎng)出來的視網膜細胞,而IPS所用材料正是其皮膚細胞。
2018年,京都大學完成世界上首例IPS用于人體帕金遜疾病的試驗,注入了約240萬個細胞;
2019年,大阪大學完成全球首例 iPS 角膜移植;
到了2019年,美國才準備實施其第一例iPS人體試驗,針對的疾病正是五年前日本研究的黃斑變性疾病。
雖然,看上去IPS療法在各種疾病上的臨床試驗可以逐漸被展開,但這并非一帆風順。
據TheScientist報道,2014年首例IPS手術后,該名女性視力并沒有明顯好轉(或者沒有明顯惡化也是個好事)。在第二例手術中,就在細胞要被轉移到病患時,發(fā)現(xiàn)擴增而來的細胞具有基因突變,這些突變是在病人自身的細胞所沒有的?;蛲蛔兊拇_切原因沒有人知道,但據Nature News在2017年報道,這可能是因為病人年齡大導致累計基因缺陷增加了手術風險,隨后,系列實驗暫停。
在2016年,日本由理化學研究所采取了異體的IPS療法,也就是使用別人的細胞重編程得到的干細胞進行治療。根據Japan Times報道,這樣的選擇是出于考慮成本和時間效率。
既然出現(xiàn)了異體IPS療法,那之前的基因突變問題可有解決?畢竟不是源自自己的細胞,難免存在免疫排斥問題。在2018年1月,首次出現(xiàn)了該類實驗異體IPS療法的負面報道,有一位病人在進行細胞移植后出現(xiàn)視網膜腫脹癥狀,這種狀況直到研究人員把移植的部分取出來才有所好轉。
在小探看來,IPS確實是目前非常重要的技術,不過也有諸多問題要解決,像前面提到的IPS細胞基因突變(即致癌風險)和免疫排斥(可能需要終身服藥)貌似并沒有被很好的解決,倒是陸陸續(xù)續(xù)有更多種疾病的臨床試驗申請已經被通過了。
本文來源:硅谷洞察(ID:guigudiyixian),作者 Toby
評論
全部評論(927)
-
最新最熱
行業(yè)資訊 -
訂閱欄目
效率閱讀 -
音頻新聞
通勤最愛